close

  標題乍一看,似乎是很殘忍,但實際上早已避無可避。據南都昨天報道,一年一度的國家“腫瘤宣傳周”來臨前夕,記者從廣州市疾控中心、廣州腫瘤和死因監測部門獲悉,根據最新統計,目前廣州市民的癌症發病率已上升到248/10萬,死亡率144/10萬的水平。這意味著廣州每年死亡的市民,1/4因癌症去世。
  專家解釋,癌症發病率增加最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老齡化和居民生活方式改變,尤其是那些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癌種,更是如此。如近年來大腸癌和前列腺癌發病率大幅上升,就與飲食多肉類、高脂肪、高蛋白,而纖維少多有關係。這多多少少印證了癌症屬於“富貴病”的說法———越是富足、發達的地區,患癌率越高。廣州市區居民1980年的癌症發病率約160/10萬,2010年則約為313/10萬,上升了196%。
  隨著診斷治療技術的進步,癌症患者生存期限延長,相對死亡率下降。結果就是除了耳聞目睹因癌症去世的案例增加,我們身邊那些一面生活一面抗癌的人也多了。換句話說,我們進入了一個與癌共舞的時代。科學家預言,最終剋服癌症尚需時日,但街頭小廣告和購物頻道上推銷的“癌症剋星”產品,讓“抗癌保健”儼然變成了一門生意經。
  在病理學等現代醫學之外,所謂“剋服癌症”的種種信與不信、將信將疑之間,“為什麼會是他?”“為什麼會是這個病”,人們總希望給患癌找到某些解釋的線索———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、遺傳基因、內因與環境的共同作用……就以癌症發病“抑鬱說”而論,依然沒有辦法解釋,城市環境惡化、工作壓力普遍增大的情況下,為什麼是他而不是你?
  癌症不僅是病,如蘇珊·桑塔格所示,它也是社會、文化以及個人對疾病態度的一個縮影。日常檢查、早期發現提高治愈可能,但文化中,癌症意味著無力回天、猝不及防。因而,如何與癌症相處、與癌症患者相處,應該日益提到民眾的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日程安排上來。媒體廣泛報道的浙醫一院毒理專家、醫學博士陳作兵得知父親身患惡性腫瘤晚期,他沒有選擇放療化療,而是讓父親安享最後的人生,即是剋服癌症恐懼,在科學與人性之間找到平衡點的可供討論的例子。
  對待癌症的態度,也就是對待人生的態度。癌症面前,人無法決定生命的長短,但依然可以收穫生活的質量。網上頗受歡迎的耶魯大學哲學系教授ShellyK agan開設的“死亡”公開課上,教授有一個觀點:癌症、死亡的另一面是讓我們認識到,能夠擁有生命是多麼幸運;但這種幸運並不意味著生活會一直這麼幸運下去。既然無人能擔保自己能免於癌症,癌症短期內又尚無攻剋之法,那就讓我們多一份平常心,做該做、能做的事,其他的交給老天。
  由此我特別欣賞幾天前因癌症去世的南都記者過國亮的兩句話。一句務實,是科學的態度:“保重身體,記得檢查。”另一句務虛:“命運向我露出爪牙,我向他做個鬼臉。”這是人文的態度,過國亮在給大家提醒和安慰。 □麥嘈  (原標題:[街談]學會與癌症共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g62qgdpg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